距离26考研还有

首页 > 备考信息 > EMBA > 文章内容

读EMBA人脉拓展真相:80%有效资源来自这三个场景 | 海文在职考研

2025-05-12来源:海文考研

引言

十年前我刚接触EMBA时,以为课堂上的管理理论就是全部价值,直到亲眼见证一位制造业老板通过课后茶歇交流拿下千万级订单,才真正明白——EMBA最值钱的不是知识,而是那张看不见的人脉网。本文结合十年观察和数百位学员的真实案例,揭秘三个真正能带来商业价值的资源场景,告诉你如何在EMBA期间把同学通讯录变成生意资源库。

一、课堂互动:最易被低估的黄金矿脉

1. 小组任务里的化学反应

EMBA课堂最常见的6人小组,其实是天然的资源筛选器。去年某期课程中,做母婴用品的张总与跨境电商平台COO被分到同组,通过共同完成东南亚市场拓展方案,双方发现: 

(1)张总手握20家优质代工厂资源 

(2)平台方急需差异化供应链 三个月后联合推出自有品牌,首月销售额破800万。这种深度捆绑的合作模式,远比酒会交换名片实在得多。

读EMBA人脉拓展真相:80%有效资源来自这三个场景 | 海文在职考研

2. 课后30分钟"黄金窗口"

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抢占教室第一排——不是为听课,而是为课间交流。某金融高管分享的经验值得借鉴:

 • 带地方特产分给邻座(成本不超200元/次)

 • 用"请教行业痛点"打开话题 

 • 主动提供自身资源清单 这套组合拳让他在两个月内对接了3家潜在客户,转化率比cold call高出10倍不止。

二、校友网络:24小时运转的资源交换机

1. 行业沙龙里的精准匹配

参加过三十多场校友活动的李总总结出"332原则": 

(1)前30分钟锁定3个目标对象 

(2)用30%时间介绍自己优势 

3)留20%时间倾听需求 靠着这个方法,他在大健康主题沙龙中结识的医疗设备代理商,半年内帮他打通了6个省份的医院渠道。

2. 线上社群的正确打开方式

某校友APP的隐藏功能你可能从未用透: 

【资源对接区】发布需求时附加"资源置换方案" 

【行业圈子】每天刷10分钟最新动态 

【活动报名】优先选择15人以内的小型闭门会 去年有学员通过APP发布"寻找智能仓储解决方案",48小时内收到7家校友企业方案,最终合作方节省了200万实施成本。

三、跨界实践:看得见的商业转化场

1. 企业参访的隐藏价值

去年参访某新能源车企时发生的一幕值得玩味: 

• 60%学员围着CEO问战略 

• 30%围着CTO问技术 

• 10%直奔生产线找车间主任 三个月后,正是那批与基层管理者交换联系方式的学员,率先拿到了核心零部件采购渠道。

2. 公益项目的双向赋能

某乡村振兴项目中,学员们的操作堪称教科书: 

(1)投资建设茶油加工厂(公益属性) 

(2)对接校友电商渠道(商业变现) 

(3)联合申请政府补贴(政策红利) 这种"公益搭台,商业唱戏"的模式,既获得社会美誉度,又创造了3000万年营收。

结语

人脉积累从来不是参加多少场酒会,而是找到对的场景做深度价值交换。无论是课堂上的思维碰撞、校友圈的精准匹配,还是实践中的资源整合,本质上都是在创造"非你不可"的合作契机。海文在职考研团队建议:下次上课前,不妨在笔记本扉页写上三个具体资源需求——当你带着明确目标进场,EMBA的每分每秒都会变成资源拓荒的黄金时间。

原标题:读EMBA人脉拓展真相:80%有效资源来自这三个场景 | 海文在职考研
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zzzyedu.com/emba/2746.html